养生堂
`
消失了的家务活
来源:互联网

消失了的家务活
    这周日是3月6号,作为一个女编导人数占优势的节目组,我们要跟所有女同胞一起,提前欢度三八妇女节。如果您有资格过这个节日,如果您生长在北京,那么下面我要说的这些事,虽然今天几近消失,但您一定还记忆犹新。
*墙围子
    北京的老房子往往是一间屋子半间炕,大多数人家的床直接挨着墙,早先没有乳胶漆,墙都是石灰刷的,一蹭一身白,时间长了还不时地掉墙皮。为了防止睡觉时白灰蹭一身或掉到床上,家庭主妇们就沿着床边往上,用半米到一米宽的布把墙糊起来,做成墙围子。有素净的单色墙围子,有雅致的小格子,也有漂亮的花草动物图案做的墙围子,各家主妇的审美可见一斑。

*糊顶棚
    过去住平房,家家都糊顶棚。糊顶棚的纸,有印花儿纸和大白纸。浆糊是用白面现打,要不稠不稀正可好,因为浆糊稠了,干后顶子裂,稀了又粘不住。刷过浆糊的纸非常软,往上递送得特别细心。梯子上负责裱糊的人接过纸,用鬃刷先定住纸的中点,然后向四面一刷,一张纸就平整地贴好了。贴纸的角度也很重要,一张贴斜了,后面的纸会越来越斜,所以说糊顶棚是个技术活。    

*蜂窝煤
    过去的北京人每到冬天“笼火”便成了头等大事,除了取暖还得靠它做饭。每天早晨妈妈们总是第一个起床,把封着的炉子捅开,烧上一壶热,再把孩子的棉袄棉裤烤热乎。接着要给脸盆里兑上温乎的洗脸水,准备早点,倒尿盆,催大的小的上班上学。
    当年买蜂窝煤是要凭煤本的,煤铺的师傅会给送到家。从院门口搬到院里煤棚子的这一小段路,是把蜂窝煤码在一个搓板大小的木板上抱着运进来的。记忆中,从没看清过送煤师傅的长相,因为他脸上永远带着斑斑驳驳的煤黑。
    要是图省钱就自己做煤饼。把煤末、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,堆成一圈,中间留出空地倒水,和匀,摊开抹平,厚约一寸,然后切成一个个小方块。晾晒的过程中,一定会有胡同里的淘气小孩儿在煤饼上踩几个脚印子。


*冬储大白菜
    80年代之前,每当进入11月份,全体北京人,都开始忙活一件大事——冬储大白菜。菜站门前,白菜堆得小山一样,排队的人们揣着副食本,都巴望着能多买点儿一级菜。那时候的女人难道都是女汉子?上千斤白菜连抱带扛,一辆平板车就把一冬的白菜拉回了家。
    当一颗颗大白菜码到了自家窗跟儿底下,煤棚子顶上,人们心里才踏实了,今冬不会挨饿了。
    大白菜曾被亲切的称为“看家菜”,70年代,全北京一冬天起码要吃掉3.5亿公斤大白菜,一冬天饭桌上总也少不了它。
    从菜帮到菜心,主妇们想出了各种吃法调剂口味。就连菜根都不会浪费,有人把它剁碎,和上棒子面喂鸡;也有爱美的媳妇,把白菜根放在小碗里,只要一点点清水,它就会长出绿绿的嫩枝,艳黄的小花。
    今天很多繁杂琐碎的家务活,慢慢退出了我们的生活,可那些艰苦却也幸福的日子,还深深地留在记忆里。
    那时候,母亲、媳妇,家里的女人们默默地承担起无休无止的家务活:冬天难得的休息日,总要抱着大洗衣盆,用搓板洗衣服洗床单;三九天刷锅刷碗没有热水器,冷到结冰的自来水把手冻得又红又疼。每一个做家务的女人,手上都少不了几个血口子。想起这些,面对今天您眼前的女人,是不是可以多一些笑脸和关爱?
    家务活与健康的关系,绝不仅仅是手上的血口子这么简单。美国南加州大学发表了一个有意思的“家务活”研究成果。我们体内有一种激素名为“皮质醇”,紧张时它的含量上升,放松时下降。皮质醇长期过高,易患疾病,甚至寿命缩短。
    做家务,无论男女皮质醇都会升高,但是如果男方分担家务,女方的皮质醇含量就会显著下降。男士们,为了妻子的健康,您是不是可以在家务上多帮帮忙呢?
    然而不幸的是,男人如果做家务,却不会因为有女人帮忙,皮质醇含量下降。下班后的男人多休息,才能获得正常水平的皮质醇含量。
    女同胞们,也请理解男人不干家务活,有自身的生理原因,咱多干点就当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吧。理解万岁。
    家务活是很多家庭矛盾的焦点。去年我们节目在永安路百货商店做节目,专门调查了家务活的分配问题。结果发现,男士们大多对做饭比较感兴趣,而洗衣服普遍是女士的活儿。老夫老妻当中,一部分北京大爷属于甩手掌柜,不干家务的人里,男士远多于女士。眼瞅着三八节到了,各位男士,如果家务活您不能多伸手,至少在这一天,对任劳任怨的另一半,赞美的话语别再吝惜。

BTV科教频道《最北京》,每周日晚8点,不见不散。

51La (593)